Home » 殯儀消息 » 遺體多年不化為骸骨要「洗骨風乾」| 80後禮儀師的執骨工作日記 

遺體多年不化為骸骨要「洗骨風乾」| 80後禮儀師的執骨工作日記 

80後禮儀師鍾家樂,生於做殯葬業的家族,15歲自動請纓幫父親的石廠執骨。執骨可謂是「由低做起」,但家樂從不覺這是低賤的行業,更為此引以自豪。

執骨即是取出土葬先人的骸骨,可謂厭惡工作。不過家樂15歲暑假那年,便主動要求到父親的石廠,跟伙記、大伯學執骨。家樂指,執骨工作有趣又新鮮,因為每次總能學習新知識和傳統文化,擴闊眼界:

執骨是一件充滿中國人智慧和傳統文化的事,執骨所見的,又非一般人常見的,可接觸不同背景、職業、國籍的人,當中的成功感非普通工作能找到的。

鍾家樂認為執骨工作有趣又新鮮,總能學習新知識和傳統文化。(沈佩珊攝)▲ 鍾家樂認為執骨工作有趣又新鮮,總能學習新知識和傳統文化。(沈佩珊攝)https://tpc.googlesyndication.com/safeframe/1-0-37/html/container.html

遺體「唔化」?

最初學執骨的數天,家樂只須從旁觀察,但過了幾日他幫忙拆山墳、搬石搬泥、跳入墓中,親手搵骨、執骨。還記得第一次執骨,家樂便遇到未完全化成骸骨的先人。

「唔化」即是有些白色的肉仍在骨頭上。我不害怕,可能因為習慣了和有心理準備,而且也是幫人而已。

他指屍體未完全化為骸骨有很多原因,包括:地方土壤特別好,例如「養屍地」、棺木太好、先人生前進食藥物量、有沒有打防腐劑等,都會影響化體情況。另外身材肥胖的人因為脂肪較多,所以化體時間會更長。

鍾家樂曾在父親石廠工作。(受訪者提供)▲ 鍾家樂曾在父親石廠工作。(受訪者提供)

如遇上「唔化」的遺體,師傅會把骨取回工場,便需要幫骸骨「洗澡」,然後天然曬乾再包好,進行之後的程序。至於味道,由於以前家樂愛穿T裇工作,當T裇吸汗時總會吸了些味道,他把味道形容得非常仔細貼切:

試幻想將一塊濕了的豬肉放入冰箱,隔了一段時間取出,然後在太陽下曬溶了,再加少許老鼠屍體的味。那種臭味是「洗極都洗不走的」。

Source: HKET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